写材料用典汇编(2022年1月)
2023-06-27 424

写材料用典汇编(2022年1月)

1237笃信好学,守死善道

【例文】中华传统文化所推崇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艰苦奋斗精神;“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担当有为精神;“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躬行践履精神;“笃信好学,守死善道”的博学笃志精神等皆是人们所遵循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这些精神引领着中国人民向上、向善,构成了中华民族特有的心理素质和行为方式,成为中华民族团结奋斗、自强不息的强大精神动力。(大众日报《“爱学”“真学”“善学”》)

【典故】出自《论语泰伯篇》,子曰:“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

【释义】意思是,孔子说:“坚定地相信我们的道,努力学习它,誓死守卫保全它。不进入危险的国家,不居住在动乱的国家。天下有道,就出来从政;天下无道,就隐居不仕。国家有道,而自己贫穷鄙贱,是耻辱;国家无道,而自己富有显贵,也是耻辱。”

【赏析】笃信好学,守死善道,这句话是实践孔夫子之道的不二法门,可以说《论语》中修身的大部分内容都是围绕这八个字展开的。钱穆认为,信而好学,非笃信不能好学,非好学亦不能笃信。朱熹则认为,守死者笃信之效,善道者好学之功。中国共产党始终通过学习与时代发展同步同频,在每一个重要历史时期,都号召全党同志加强学习、与时俱进。善于学习,就是善于进步;不善于学习,必将停滞不前。学习没有捷径可走,最忌浮皮潦草、心态浮躁,最应讲求方法、事半功倍。对广大党员而言,学习之路“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只有毕生、没有毕业”。今天,阔步新征程、创造新成绩,我们依然需要在学习上进行一次“长征”,更加需要争当“模范学生”,始终把学习作为一种追求、一种爱好、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

【用法】主要适用于党校开班讲话,侧重强调终身学习的重要性,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时刻保持“本领恐慌”,把学习摆在突出位置来抓,不断提高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能力水平。

1238公道达而私门塞,公义明而私事息

【例文】老一辈革命家用言行回答了什么是“大明无偏照,至公无私亲”。也正是秉持这份公心,中国共产党以清正廉明立身,视人民利益重于山,视个人利益淡如水,才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在无比艰苦的条件下,闯过一个又一个难关,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这就是“公”的力量,“公道达而私门塞,公义明而私事息”,公心越充盈,离腐败就越远,离民心就越近,离胜利就越近。(中国纪检监察报《不可以私害公》)

【典故】出自战国荀况《荀子·君道》明分职,序事业,材技官能,莫不治理,则公道达而私门塞矣,公义明而私事息矣。

【释义】意思是,公正的道理普遍推行了,营私的门径就自然被堵住;公正的行为准则明确了,谋私的事情自然就会停止。

【赏析】志忍私,然后能公;行忍性情,然后能修。古往今来,多有公私分明为政者,坚守秉公用权底线,存公道之心,拒私谒之为,行公正之事。《礼记》曰:“公事不私议”,公事需按照一定的规则和程序到公开场所办理,不能在私下里去处理。若公事到非公场所私谒,非光明磊落之举,多生龌龊,亦有害政之嫌。为政者如果稀里糊涂公私不分,就过不了“人情关”“廉洁关”,也很容易被围猎。私门洞开,私谒者必趋之若鹜,络绎不绝。长此以往,私谒成风,公权不公,必将危及公平正义。把握公与私的界线,是共产党人的优良传统。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同志就定下“恋亲不为亲徇私、念旧不为旧谋利、济亲不为亲撑腰”的家训。党员干部当时刻秉持公心,严格要求自己,自觉做到严格自律、公私分明,坚决杜绝公权私用、以权谋私。坚持以高度的自觉和坚定,不断夯实理想信念和宗旨意识,谨慎行使好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认真履行好自己的职责和使命。

【用法】主要适用于领导干部廉政党课、警示教育,侧重强调公私分明、大公无私,教育引导党员干部谨记“公生廉、私生贪”的道理,常拿党规党纪对标对表、锤炼党性,切实做到手握公权不谋私。

1239君子以见善则迁,有过则改

【例文】闻过则喜勤于“改”。“君子以见善则迁,有过则改。”如果将发现的问题束之高阁,民主生活会就成了纸上谈兵。要列好问题的整改清单,即知即改、立行立改,不观望、不拖延,推进查摆问题后的排毒、鼓劲,真正让批评和自我批评起到补钙醒脑的作用。(中国组织人事报《用好批评良药》)

【典故】出自周文王姬昌《周易·益》风雷,益;君子以见善则迁,有过则改。

【释义】意思是,上卦巽为风,下卦震为雷,雷风呼应,相得益彰,这就是益卦,君子从中得到启示,要见到善美的行为就要心向往之,择善而从,有错迅速就改。

【赏析】知错即改、有错必改,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传承的优良作风。《论语》云“吾日三省吾身”,说的是要经常自我反省哪些地方做得不对。陆九渊说的“闻过则喜,知过不讳,改过不惮”,也言明了对待过错的应有态度。王阳明曾在贵州龙场写下著名的《示龙场诸生》,文中以四事相规,其中一篇即为《改过》。在他看来,人皆有过,改过为贤,“不贵于无过,而贵于能改过”。共产党人有着闻过则改的品格。毛泽东同志说过:“任何政党,任何个人,错误总是难免的,我们要求犯得少一点,犯了错误则要求改正,改正得越迅速,越彻底,越好。”倘若熟视无睹,养痈遗患,不仅祸及自己和家人,更会损害党的形象,损害党的威信,损害事业发展。倘若有错不认、知错不改,就会让“过错”成“错过”,错过自我反省、自我完善的机会,错过接受监督、整改提高的机会,错过建功立业、回报人民的机会。每一位党员干部,都要有不容过的态度,鼓起不讳过的勇气,拿出不诿过的担当,弘扬不贰过的作风,切实用好批评与自我批评这个武器。

【用法】主要适用于民主生活会点评、廉政警示教育讲话,侧重强调批评与自我批评,教育引导党员干部要闻过必改,不断修正错误,提高履职尽责的能力水平。

1240凡国之重也,必待兵之胜也

【例文】“凡国之重也,必待兵之胜也。”对于军人而言,“忧患”二字格外沉重。面对深刻变化的国际战略格局、复杂严峻的国家安全形势,我们捍卫和平、维护安全、慑止战争的手段和选择有多种多样,但军事手段始终是保底手段。(解放军报《常怀远虑居安思危》)

【典故】出自春秋管仲《管子·重令》故国不虚重,兵不虚胜,民不虚用,令不虚行。凡国之重也,必待兵之胜也,而国乃重。

【释义】意思是,所以,国家不是凭空就能强大的,军队不是凭空就能打胜仗的,人民不是凭空就能服从使用的,法令不是凭空就能贯彻下去的。凡是国家的强大,一定要依靠军队能打胜仗,然后,国家才能强大。

【赏析】军事手段是实现伟大梦想的保底手段,军事斗争是进行伟大斗争的重要方面,打赢能力是维护国家安全的战略能力。当前,我国正处于由大向强发展的关键阶段,前景十分光明,挑战也十分严峻。我国地缘战略环境日趋复杂,面对多方向安全压力;海上安全环境更趋复杂,对我国安全战略全局的影响更加突出。人民军队永远是战斗队,人民军队的生命力在于战斗力。担负起党和人民赋予的新时代使命任务,既靠意志决心,更靠能力实力。新时代属于每一个人,每一个人都是新时代的见证者、开创者、建设者。矢志强军兴军,担负使命任务,每名官兵都责无旁贷,人人都是主角。不当“和平兵”,当好主人翁,人人都成为心中有魂、脚下有根的“四有”新时代革命军人,这样的人民军队,必将勇于战胜困难,勇于超越对手,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

【用法】主要适用于部队领导干部讲话,侧重强调向打仗聚焦向打仗用劲,教育引导广大官兵树牢危机意识、使命意识、打仗意识,时刻保持居安思危的战略清醒、应对挑战的战略定力练好胜战之功、保持待发之势,确保拉得出、上得去、打得赢

1241怀山之水,必有其源

【例文】“怀山之水,必有其源。”英雄气从何而来?组织力就是战斗力,党组织是英雄气的根源所在。有了党组织的坚强领导,官兵的思想就有了“主心骨”,行动就有了“指南针”。我军历来重视政治建军,实行“支部建在连上”的基本原则和制度,在军队各级建立了坚强党组织,从而把广大官兵紧密团结起来。(解放军报《打胜仗少不了英雄气》)

【典故】出自清代张澍《姓氏寻源》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

【释义】意思是,耸入云霄的树木一定有它的根基环绕山陵的洪水一定有它的源头。比喻一切事物都可以追根溯源。

【赏析】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理论是实践的指南。在信息时代,各种观点泥沙俱下,一些错误思潮也乘虚而入。有人鼓吹“共产主义虚无缥缈”,有人刻意歪曲历史、丑化英雄,还有人抱着泛娱乐化、泛物质化的态度。越是思想文化相互激荡、价值观念多元多样,越要在千帆竞发中立主导、在百舸争流中立主流,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和引领力。对个人而言,正确的行动离不开正确的思想即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指导。对政党而言更是如此。政党的指导思想表现为体系化的信念与理论即“主义”,它是凝聚全党共识、指引全党前进方向的旗帜。正如毛泽东同志所指出的,“主义譬如一面旗子,旗子立起了,大家才有所指望,才知所趋赴”。新时代党员干部,要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推动广大党员干部全面系统学、深入思考学、联系实际学,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

【用法】主要适用于宣传工作类、组织工作类讲话,侧重强调理想信念的重要性,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保持政治定力,把牢政治方向。

1242古之学者为己

【例文】“古之学者为己”,古人学习是为了自身品德臻于完满的真学,也是踏踏实实、正心诚意的真学,更是不掺杂任何炫耀的真学,这是对自我崇高道德境界的不断追寻和超越,是学以成人,学以成德,学以至善。反观今日,随着“快餐主义”的盛行,学习上也出现了不思进取、装点门面、浅尝辄止等现象,这种功利主义和形式主义的不良学习风气会导致跟风现象,诱发焦躁、浮躁的社会氛围,使学习变成了炫耀和附庸风雅的卖弄工具,使得社会陷入精神怪圈,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两创”难以得到真正的贯彻落实。(大众日报《“爱学”“真学”“善学”》)

【典故】出自《论语宪问篇》,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释义】意思是,孔子说:“古代学者学习是为了充实提高自己,现在的学者学习是为了装饰给别人看。”

【赏析】孔子这里讲的是古今学者学习的目的。古之学者勤学苦修是真诚地为了提高自己,寻求个人道德境界的超越。而后来的学者只是为了装点门面给人看,将学问作为邀名买利的工具。荀子说“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意思是君子通过学到的东西让自己本身的格调、品味能够提高一点;他又说“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意思是小人学到东西是为了跟别人做交易。立身百行,以学为基。党员干部要坚持不懈、如饥似渴地学习党的创新理论,学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强读强记、常学常新,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往心里走。要坚持学习与思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紧密结合思想上的困惑、工作中的难题,培养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使思想、能力、行动跟上党中央要求、跟上时代前进步伐、跟上事业发展需要。

【用法】主要适用于党校开班讲话、干部大会讲话,侧重强调学习的重要性,教育引导党员干部要端正学习态度,弘扬良好学风,真正在学习中进步、在学习中成长。

1243不惜惟我身先死

【例文】“不惜惟我身先死”,这是共产党人的气概,是我们党筚路蓝缕、披荆斩棘走到今天的“精神密码”,也是共产党人代代相传的红色基因。在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正是一代代共产党人不怕牺牲,敢于斗争,勇于奉献,前赴后继,才在历史的长河中绘就出一幅幅激流勇进、辉煌卓绝的画卷,树立起一座座不朽的精神丰碑。(中国纪检监察报《坚守信仰的底色》)

【典故】出自老一辈革命家、中共一大代表邓恩铭遗作《诀别》,卅一年华转瞬间,壮志未酬奈何天;不惜惟我身先死,后继频频慰九泉。

【释义】意思是,三十岁的年华就在一转瞬间,心中志向未能达成十分无奈。为了革命不怕牺牲我个人,希望后人能够争取胜利以告慰我。表达了舍生取义、视死如归的家国情怀和对革命后继有人的坚定信心。

【赏析】“不怕牺牲、英勇斗争”是伟大建党精神的重要内涵。我们党诞生于国家内忧外患、民族危难之时,一出生就铭刻着斗争的烙印。“胜负之征,精神先见。”一个政党、一支军队,没有精神支柱,就没有灵魂支撑。同困难作斗争,是物质的角力,也是精神的对垒。只有精神强大,才是真正的强大。当前,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作为新时代党员干部,要深刻理解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精神内涵,就要铭记视死如归的革命烈士、顽强奋斗的英雄人物、忘我奉献的先进模范,就要安不忘危、存不忘亡、乐不忘忧,时刻关注当今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斗争中学习斗争,用伟大建党精神坚定信念、凝聚力量,用伟大建党精神启迪智慧、砥砺品格。

【用法】主要适用于领导干部讲党课,侧重强调传承红色基因,教育引导党员干部从伟大建党精神中汲取精神力量,始终保持革命者的大无畏奋斗精神,鼓起迈进新征程、奋进新时代的精气神

1244名终埋不得,骨任朽何妨

【例文】名者,名声之谓也。名声非天赐,全在自为之。古人讲:“名终埋不得,骨任朽何妨。”人总难免一死,骨总难免要朽,但人的名声,却会不以人亡而亡,以骨朽而朽。这里的关键,在于人活着时的所为,是一心为己,还是全心为国为民。(解放军报《最是可贵能“忘名”》)

【典故】出自唐代裴谐《经杜甫坟》,名终埋不得,骨任朽何妨

【释义】意思是,人的名声不会因为死亡而被埋葬,就算骨头腐朽又有什么影响。

【赏析】名终埋不得,首要是有名。名者,名声之谓也。好名声非天赐,全在自为之。不想修身,不愿吃苦,不甘为人,身无半点作为,手无丁点余香,要想生而闻于当时、死而传于后世,只能是水中捞月、竹篮打水。一代科技巨擘、爱国楷模、人格典范钱学森,对于唾手可得的各种名利总是淡然处之,不受其扰忠诚履行使命的模范指挥员杨业功一生坚守着两个阵地:一个是导弹阵地,一个是气节阵地。安徽凤阳小岗村党支部第一书记沈浩,从省级机关下派到小岗村当“村官”,不做样子、不为镀金,更不为一己名声。有道是:生无一日欢,死有万世名。贪图享受,不敢担当;只图形式,不求作为;惟图其利,不惟其道;只会责下,不知求身等等,难以做到平生德义人间涌,更难以做到身后有口皆是碑。“劝君不用镌顽石,路上行人口似碑。”新时代党员干部,要深刻认识名与利、大与小的关系,牢记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以实际行动心系群众、忘我工作、无私奉献,把丰碑树立在人心之中、历史之中。

【用法】主要适用于党性教育类讲话,侧重强调宗旨意识,教育引导党员干部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坚持人民至上,不搞政绩工程、不搞形式主义,以真业绩赢得好口碑。

1245真知即所以为行,不行不足谓之知

【例文】“真知即所以为行,不行不足谓之知。”真知是用来指导实践的,不落实到行动上,不经受实践的检验,就不足以称之为真知。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从南昌起义开始,党接连发动了百余次武装起义,大多遭到失败。经实践检验,“城市中心论”是行不通的。为了找到切合国情的革命路线,毛泽东开展了深入的调查研究,探索开辟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在实践中形成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战略思想。(中国纪检监察报《力行而后知之真》)

【典故】出自明代王守仁《传习录·卷中·答顾东桥书》来书云:“真知即所以为行,不行不足谓之知,此为学者吃紧立教,俾务躬行则可。若真谓行即是知,恐其专求本心,遂遗物理,必有闇而不达之处,抑岂圣门知行并进之成法哉?”

【释义】意思是,真知的目的在于指导实践,不实践就不能称为真知。

【赏析】王守仁提出“知行合一”,认为“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知行不可分作两事”。真正理解“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的内涵,还需要从辩证统一的角度来对它进行分析、理解。“知”和“行”二者是一种相辅相成、相互作用的关系,这便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所提到的“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基本原则。探究“知”“行”的统一关系,最早可以追溯到孔子提出的“听其言而观其行”等言行一致的观点。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进入新时代,广大党员干部要自觉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把学到的知识运用于实践,又在实践中增长解决问题的新本领”,“在耳闻、目睹、足践之中见微知著、管窥全豹,获得真知灼见”,从而进一步把握客观规律,真正实现在“干中学、学中干,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

【用法】主要适用于党校开班讲话,侧重强调理论联系实际,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发扬党的优良作风,坚持学思践悟、知行合一,切实将学到的理论、知识转化为驾驭工作的实际能力。

1246华章藻蔚,非矇瞍所玩;英逸之才,非浅短所识

【例文】“华章藻蔚,非矇瞍所玩;英逸之才,非浅短所识。”新征程上,我们从事的工作都是崭新的,很多领域需要开辟,更加需要识别出一流的人才,让优秀人才发挥最大潜能、实现最大效益。树立强烈的人才意识,炼就“瞻山识璞、临川知珠”的识人慧眼,公道对待人才、公正鉴别人才、公平评价人才,使识别选拔出来的人才让组织放心、让群众满意。(中国纪检监察报《瞻山识璞临川知珠》)

【典故】出自晋代葛洪《抱朴子·擢才》,抱朴子曰:华章藻蔚,非矇瞍所玩;英逸之才,非浅短所识。夫瞻视不能接物,则兖龙与素褐同价矣;聪鉴不足相涉,则俊民与庸夫一概矣。

【释义】藻蔚,文辞美焕。玩,玩味、鉴赏。意思是,美丽的文章,不是盲人能够鉴赏的;英雄俊逸之士,不是目光短浅的人能够发现的。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如果喜欢本篇内容,请赞赏鼓励哦!
尚未有人赏赞,赶紧来一个吧
查看更多>>
请选择打赏类型
¥0.01
¥1
¥365
¥188
¥99.99
¥66.6
¥52
¥6.66
¥6
赏赞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精选留言
我要留言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写材料用典汇编(2022年1月)

链接地址:http://www.bijianjiayuan.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50511.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