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培育新质生产力 青年要挺立时代潮头
2024-04-05 441

党课:培育新质生产力 青年要挺立时代潮头

 

同志们:

按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生产力是人类在生产实践的过程中所形成的符合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是不断发展着的且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时提出了新质生产力这一全新的概念,强调要“积极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培育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他所在的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使命重在担当,奋斗创造未来。广大青年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定信心、开拓进取,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不懈奋斗。

一、新质生产力的内涵

新质生产力是以科技创新为内核,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与未来产业为载体,包含崭新的质态要素且符合我国高质量发展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要求的先进生产力。区别于传统生产力,新质生产力以“新”为出发点,将科技创新作为核心要素,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实现颠覆性技术突破,大幅度提升全要素生产率;以“质”为关键点,将实现高质量发展作为主要脉络,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以“生产力”为落脚点,深刻体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第一动力的内涵要义,将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应用到现实生产,推动物质财富积累。新质生产力是习近平总书记以高瞻远瞩的战略性眼光深刻洞察未来发展,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放眼世界科技创新发展前沿、聚焦我国高质量发展创造性提出的概念。

新质生产力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赓续与发展。新质生产力是符合当代经济社会发展主旋律的先进生产力,这一全新概念的提出是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时代化表现。生产力作为人类社会生活和全部历史的物质基础,代表的是人类社会对自然的改造能力与征服能力。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明确提出,“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生产力作为社会发展的活跃因子,对社会发展程度具有决定性作用,是存在于人类社会发展始终的进步性力量。马克思指出,“生产力,即生产能力及其要素的发展”。一般来说,生产力是由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等基本要素以及科学技术构成。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1857—1858年手稿)》中指出,“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并认为“劳动生产力是随着科学和技术的不断进步而不断发展的”。在此基础上,邓小平同志着重强调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在被应用于生产过程时,不论是与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中哪一种要素进行全新的排列组合都会转化为更新、更高质量的现实生产力,并且带来相应的变革。因而,新质生产力可以理解为通过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与生产力要素创新性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如果喜欢本篇内容,请赞赏鼓励哦!
尚未有人赏赞,赶紧来一个吧
查看更多>>
请选择打赏类型
¥0.01
¥1
¥365
¥188
¥99.99
¥66.6
¥52
¥6.66
¥6
赏赞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精选留言
我要留言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党课:培育新质生产力 青年要挺立时代潮头

链接地址:http://www.bijianjiayuan.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75589.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